封面 主页 > 活动内容
《鹿泉计划》>> 委员会 研究过程 专家评审 《计划》目录 《大河镇计划》

  农文协在其60周年成立纪念活动之际,策划了《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研究小组。与此同时还有青木小组负责制订《鹿泉市大河镇的农村整备计划》的活动,请参照有关内容。

  这项计划已经于2001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加入WTO的日子,在中国河北鹿泉市正式举行递交仪式。目前正在组织中日两国文字的出版。而计划的实施则有待开始。 在本《计划》的序言中, 日方专家组组长今村先生和资助单位农文协专务理事坂本各自叙述了《计划》的由来和经过,以及他们的想法。

《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序一

今村奈良臣

  我们在此向鹿泉市政府提交《河北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报告书。为了加深对此计划报告的理解并实行此计划,有必要对此计划制订过程和背景作一简要的说明。 此计划是当作纪念(社团法人)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成立六十周年活动的一项社会事业来策划的。根据这一策划,由二个日方小组(即今村负责的小组和青木负责的小组)来制订。今村小组负责如下所示的《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青木小组负责进行制订鹿泉市大河镇的农村整备计划,这二个部分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 为了避免此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出错,在制订《农业农村发展计划》过程中,受农文协的委托成立了由中央一级在理论和实践上处于领导地位的专家以及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专家们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听取了他们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计划的意义和特色如下∶ 第一,此计划是外国人(日本人)对农业农村 发展计划提出的建议,此类计划在中国大概尚属首例。从决定这一策划以来,我们前后八次访问了鹿泉市、石家庄市和北京的中央有关部委,在实地调查和问题的把握上倾注了全部力量。可以说,我们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尽自己的全力来完成此计划的制订的。此计划的制订工作和计划所提出的建议都为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友好o日中交流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其历史意义值得高度评价。 第二,此计划是农业农村领域独自的计划,在这个意义上,它立足农业农村的现状,面向未来,就今后应当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细密而又大胆的建议。但是,在推行政策时,必须与包括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城市规划在内的农业以外的计划互相紧密配合,方能奏效。市政府也正在制订第十个五年计划,可以推测到,政府的计划与本计划之间可能存在许多分歧。 本计划的特点在于它不同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它是直接面向地区农民,旨在调动农民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高昂的积极性。希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仔细研究本计划所提的建议,探讨一下实现本计划之建议,应当采取那些具体的措施。 本计划的第三个特色。在制订计划过程中,我们介绍了一些日本农政以及日本农民的实践经验和方法(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日中各自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结构之不同情况),并将它们揉和在计划的主要内容当中去。从二十一世纪初始,中国在农业领域也将渐渐地导入完全以市场经济原理主导的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政策法规都需要依照全球化标准(国际条约的规定)重新调整、依约行事。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传统的指令型农政、计划经济的框架都必须全面改革。本计划是考虑到以上变数制订的,希望它能够对推进具有鹿泉市特色的农业农村政策做出贡献。

《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序二

(社)农山渔村文化协会 专务理事 坂本 尚

  策划调查和制订《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一事始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当时,鹿泉市的张国亮市长邀请我考察鹿泉全市的农业农村。从一九八六年起,我每年都访问中国,有时一年去数次,每次都在参观大学、出版社和农业研究机构的同时访问农村,但是对一个县规模的地区进行全面考察,鹿泉市之行是第一次。 鹿泉市的农业是丰姿多彩的。既有小麦、玉米,也有蔬菜、水果。果树当中有桃子、葡萄、苹果、石榴。栽培的方法和水平各式各样。畜产业方面,有猪有牛。猪有一头饲养和多头饲养。还有养鱼池、钓鱼塘。公园里甚至还开发了旅游农园。 更令人羡慕的是当地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市区有美丽的寺院、佛像。有极其现代化设备的三层楼的校舍。山区有藏量丰富的石灰和大理石,有以此为原料的水泥工厂。 
鹿泉市拥有所有农村地区该有的东西。而且,农民们都面向未来、跃跃欲试。前年八月,朱光副市长带了二位农民到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找我。二位农民热情洋溢地谈到与日本进行交流。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的强烈追求。 
在考察鹿泉市时,所到之处都可以从当地农民身上感受到同样的对未来发展的强烈追求。我感到必须为鹿泉市农村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就是说,应当从国家一级或研究机构、出版社级别的交流上再跨出一步,通过农村与农村、农民与农民的交流,为鹿泉市的发展添砖加瓦。抱着这一想法,我回到了日本。 
  鹿泉市不仅有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畜产业,甚至具备连日本也刚刚开始的旅游农业。我想到应当把这些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农村"地区,为此需要制订一个"农村计划"提出具体的建议。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度成长。当时日本农业追随这一高度经济成长,实现了所谓的农业"现代化",结果导致了日本农村的衰退。农业"现代化"将大量农村人口作为劳动力提供给工业,为日本的高度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本身却衰退了。我希望能够向中国提供这一失败的教训,寻找出一条让中国的"高度经济成长"与中国农村的繁荣并存的途径,为作为二十一世纪火车头的中国的农村踏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尽一份力量。这是"先进国家"日本的农村应尽的义务,也是偿还因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害的实际方法。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急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带来了"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形成了"自然与人间的敌对矛盾关系"。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泛泛谈论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的时代,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如何朝着调和自然与人之间的矛盾的方向发展生产力,成了人类在这一新时代的最大课题。 十八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一直是由西欧文明主导的。这一文明主导当中,带有着侵略的性质。五洲的殖民地过程是在科学与文明的旗号下进行的。西欧文明的特征是"用科学征服自然",以全球化否定各地区的独特性。在亚洲的思想的深处,则存在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调和自然与人"的思想,也就是追求地区独特性的思想。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思想,在世界各地区创造出"自然与人相调和的世界"。这一事业的领导,当首推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中国。 "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它的中心便是在中国实现"自然与人相调和的经济发展"。日本能起的作用,就是帮助中国发挥其作为亚洲的领导的作用。农文协自一九八六年以来一直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中心进行与中国的交流。鹿泉市长邀请我访问当地,使我下决心将日中交流推向新的阶段,推行"鹿泉市农村计划"这一日中交流事业。 幸运的是,青木志郎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和今村奈良臣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都是农文协的理事,他们分别是日本"农村计划"和农业农村问题研究的最高权威专家。这二位专家直接领导调查的计划定下来了。二○○○年恰逢农文协成立六十周年,因此决定不依靠日本政府的援助,特此项目作为纪念农文协成立六十周年活动的一项事业,即农文协自己的事业来进行,并通过二位专家的关系在中国组织有关人员配合工作。 一九九九年夏天以来,今村和青木各自负责的二个小组分别就鹿泉市整体的"农业农村发展计划"和鹿泉市大河镇的"下城镇建设计划"这二个项目做了全力以赴的调查研究。整理成册的这份《鹿泉市农业农村发展计划》便是今村小组调查研究的成果。调查小组还设了一个由刘志澄等七名先生(名字另记)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他们以及鹿泉市当局的配合帮助下,才有了这份计划报告书。在此向有关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九八六年以来,农文协在中国的活动尤其得到了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志澄先生的鼎立相助。农文协在中国的活动在根本上是刘先生指导结果,在此再次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计划"除了用中文在中国发行以外,我们还准备在日本发行日文版。近来,日本农民踊跃访问中国。我们希望能开拓出这样一个旅游途径∶在他们访问过北京、万里长城等旅游景点之后,参观一下鹿泉市农业,然后返回日本。 鹿泉市农业正如前述,丰姿多彩,必定能引起大多数日本农民的兴趣。日本的农民大多数极其勤劳,对他们来说,不满足于仅作一般性的景点旅游。他们非常希望能参观学习中国的农业。如果他们事先读过《鹿泉市农业农村计划》,就有可能从中找出相应的交流对象。通过交流,日本的农民就会产生向中国农民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的想法。这样,我们就有希望看到日中两国农民携起手来朝着共创亚洲农业的方向互相交流的美好前景。计划报告书的完成,只是新时期日中交流的一个开端。农文协有志于以此为起点,迈向日中交流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