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主页 > 活动内容
奶农交流>> 双轨饲养法 交流团成员 中方合作单位
交流过程和成果 交流的真言真语
交流的真言真语>>>
不要轻视中国农业的力量
交流团长 小泽祯一郎
《现代农业》2001年4月中国农业情况专栏 |
 |
中国的农地面积1亿1千4百公顷,人口13亿。劳动力丰富。每户人家10-13a(0.15亩)的耕地面积,过去5年丰收储备5亿吨。足够13亿人吃一年。去年4月开始300万公顷的转产,大部分是面向日本的大米,蔬菜,特种作物,用13倍的物价之差出口到日本。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主要谷物小麦,玉米,大豆会输给美国。1000万户农户将失业。从此重新认识美国农业之强大。不过,人口众多,人口增加,年经济增长率10%。WTO交涉中,2004年,中国必须进口500万吨大米,200万吨大豆,世界大米流通量会达到200万吨。 13亿人吃米,会需要这么多米吗?布朗博士所说的粮食危机将会从中国开始吗? 目前,300万公顷的转产已经传达到全国省,县,市,乡镇,各级人民政府都在考虑转产什么?基本上是面向日韩。在农协和金融不完善的农村,不过是中国的龙头企业和日本的商社在操纵而已,就足够引起日本蔬菜特产市场的暴跌。 观光旅游看中国,好像是落后,不过从出口日本的农产品看,决非如此。北京人民政府·农业科学院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品种改良,玉米新品种蛋白质含量成倍,大豆榨油率达21%。小麦为了防止冬天的干燥冻结,灌水栽培,10a得到660公斤的高产。 农业技术一点都不落后。大城市近郊,世界规模的农业多。
我作为畜产技术协会NGO鹿泉市奶农发展协力事业的团长屡次访问中国鹿泉市。鹿泉市位于北京西南500公里,河北石家庄的近郊农村,人口47万人。农科院指定为示范市。养猪,果树,蔬菜,人粪尿的沼气发酵,农村再开发很兴旺。 中国的奶牛事业全国不一。北京上海近郊卫生管理世界最先进的美国式的牧场,平均产奶量9000公斤,东北放牧地带平均3000公斤,用玉米秸秆养牛1-2头规模。 三鹿乳业公司社长·王士伟,边做兽医边养牛。20年前,成立了三鹿乳业公司。王社长一个人建立乳业工场,奶牛饲育技术,诊疗技术,建设奶牛基地。在拥有奶粉工场,奶牛5000头时,适逢转产300万公顷的形势,王社长一举制定了2万头奶农基地,鲜奶工场的建设。 但是,问题。产奶量不增加。这儿的人们,在产奶多时,不配种。又不作饲料计算,不云牛很多。个别调查每头牛,发现挤奶牛,青年牛之外,还有预备牛,这就是不孕牛·干奶期牛。
在农文协和鹿泉市的国际协力事业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我们决定发动NGO项目?把渡边高俊先生的双轨饲料法介绍给鹿泉市。 牛奶畅销而养牛规模只有20头 王社长很有先见之明。1,经营能力,放眼世界之目光。中国以日本为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又不一味模仿日本。经营规模限定在20头,再扩大规模,只会扩大投资,增加贷款之苦。饲料只是玉米秸秆,牛棚只有挤奶喂食,每天都放在运动场里让其自由活动。一天挤奶3次,半完全饲料。这种方式即不是美国式,又不是日本式。中国式,鹿泉市式。或者是美国的近代奶农·鹿泉市版。
养牛资金来自何处? 买牛的资金。即没有农协又没有金融的中国,资金来自出门打工,木匠,泥瓦匠的转业,或大家庭的借款。2产奶牛每头价格相当于一年收入。没有挤奶经验的初学者都买2产奶牛。这是王士伟社长的英明决断。三鹿乳业公司的经营基础已经确立,从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借给奶牛专业户作为起步资金。然后从牛奶费中慢慢扣除。这种方式吸引了许多农户成为新奶农。
从院子里开始的鹿泉市的奶农-和日本不同的是,这里是城市型农村,象日本的集中住宅区。干线10米,支线5米的道路,各户100坪的住宅地,周围是2米高的砖墙,结实的大门。院子里养着牛。只能养4-5头牛。后来便扩大经营到奶牛基地。
月刊《现代农业》给您介绍日中两国的农业交流。您想更多地知道《现代农业》吗,请连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