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主页>
农文协>> 沿革 文化活动 出版方针 与中国的交流史
月刊《现代农业》书籍和影像作品 电子出版和应需出版
《主要活动内容》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如一的21世纪
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如一的21世纪 现代化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给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然而同时,它也使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变成了敌对的关系。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简称农文协)是一个推广综合活动的文化团体,它以建设自然与人类水乳交融的社会为理想,主张唤醒以农业与饮食、健康、教育为轴心的生命之流程,提倡改变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从读书运动到社区形成运动-----书籍杂志的制作普及与数据库的设立 本世纪40年代,在一股所谓农民不行,就是因为不读书的风潮下,农文协独具慧眼,积极学习农民的经验,认准农户自身的技术体系,编辑出版了专供农户阅读的书籍杂志,因此一举创造了惊人的发行量,从而为解决当务之急的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而现在,农文协本着医(健康)·食(饮食生活)·农(农耕作法)·教(教育、思想)息息相关这一理论,还展开了创造舒适的生活社区运动。先有地方,后有中央;先有劳动,后有科技;先有生活,后有产经(产业、经济);先有人类,后有政治。农文协在这一基本方针指导下,以农科技术为后盾,积极推广"农法革命"、"建立乡村与城市的新的关系"、"生活革命"等运动。
55年来,农文协发行的书籍杂志累计达一百万页。为了使这些通过多方走访积累起来的第一手材料能够助所有致力于保护人民健康的人们一臂之力,农文协还着手进行出版发行物的数据库化,并开设了电子出版服务。
通过音像作品推广运动-----幻灯片、录像带、CD-ROM的制作和普及 音像是加深理解的一种有效手段。农文协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幻灯片、记录影片的制作和在农村的科技普及工作。由于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现在还可以制作录像带、CD-ROM等。农文协除了农文协独立策划的作品外,还与全国农协中央会、财团法人日本食生活协会、社团法人全国学校食营养士协议会等团体合作,促进了普及推广,为人们提供了对于农业技术、饮食生活、身体健康问题的思考机会。
开展有关社区建设的综合顾问事业----开拓社区时代--从调查到制定方案的活动 要想实现一个重视生命再生产的持久性社会,就必须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从敌对关系改变为共存关系。关于如何在社区形成这种关系,农文协在自主调查的同时,也接受行政部门委托开展调查活动。
准确传达团体、企业的意图----音像、出版的委托制作 团体及企业只有和社区文化相结合,才能为其所在社区做出贡献。农文协精通农业现场、立足农户观点,以其独家技术协助团体、企业的事业及商品宣传活动,从而为农业及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如出版发行物、音像作品、CD-ROM的委托制作等)。 电子图书馆和应需出版 农文协所有的出版物全部已经数字化,读者可以通过入会上网(名称:农业电子图书)阅读农文协的主要出版物。当然,这么以来,读者便可以下载所需信息,编辑出版他们自己所需的出版物。这就是所谓的应需出版(on demand publication)。 是好事、就要积极地去推广 对于完善的农业经营来说,工具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提供的工具器材信息必须准确地传达到位。《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媒体,它所拥有的28万部的发行量中,有80%是直接送到农户读者手中。特别是在广告策划方面,对农业现场了如指掌的农文协以其独到的视点,经过内部研讨选择引人注目的、具有革新意义的工具器材,然后以通讯报导方式积极地介绍给读者。
来自亚洲,走向世界-----与中国的国际合作 农文协提倡自然与人和谐如一的21世纪运动,并期盼能在整个亚洲得以扩展。作为运动迈出的第一步,自80年代起,农文协就密切了与中国的关系。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内开设的〈中日农业科技文献交流陈列室〉就收藏了包括农文协发行的全部图书以及日本其他农业方面出版社捐赠的大批农业用书,得到了中国各地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广泛利用。密切与中国的往来,其理由之一是作为对于多年侵略行为的赎罪意识,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世界面临的两大严重问题即粮食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关键取决于中国。
地址:日本国东京都港区赤坂7-6-1
TEL:03-3585-1140
FAX:03-3589-1387
E-mail:jiaoliu@mail.ruralnet.or.jp